——記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
越女天下白。
素以俠女秋瑾,美女西施,才女唐婉,孝女曹娥,情女祝英臺著稱于世的古越寶地浙江紹興,自古以來就是人杰地靈的一方水土。在建設和諧社會,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新的征程上,當代越女的風采和胸懷,真可謂巾幗不讓須眉。作為一個女企業(yè)家首先要自覺地將社會責任納入企業(yè)經營戰(zhàn)略,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,采取更加謹慎、穩(wěn)妥的態(tài)度,應對和主動防御各種風險和隱患,破解各種問題和矛盾沖突。只有憑借獨特的智慧和魅力,才能為社會創(chuàng)造更多的財富,最終實現自我價值。
——題記
引子
2009年7月9日,臺北市國際會議中心。
徐愛華站在第二屆兩岸四地女企業(yè)家經貿論壇的講臺上,作著她精彩的五分鐘講演——她說,當我踏上美麗的寶島——臺灣,我就想起了臺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筆下那一張古老的《地圖》。他說——“舊大陸是他的母親。島嶼是他的妻。新大陸是他的情人。和情人約會是纏綿而醉人的,但是那件事注定了不會長久。在新大陸的逍遙游中,他感到對妻子的責任,對母親深遠的懷念,漸行漸重也漸深。”是的,我們在大中華這個古老而充滿無限希望的大家庭里,感受最深切的正是濃濃的親情和溫情。
溫暖,是一種內心的感受。
溫暖,是一種崇高的大愛。
溫暖,更是一種共渡難關的力量。
作為一個經營管理者,徐愛華首先對我們大中華女企業(yè)家經濟圈的繁榮充滿信心。她想到,與兩岸四地的朋友相聚,應該是一次迎戰(zhàn)寒流,抱團取暖,加快企業(yè)轉型升級步伐,轉變經濟增長方式,機智靈活地應對金融危機的大會。她結合自己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實際,覺得兩岸四地的女企業(yè)家有著廣泛的合作共贏機會。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是一家融紡織、服裝、置業(yè)、信息、物流、市場等于一體的企業(yè)。經歷了市場經濟幾十年風風雨雨的洗禮,浙江華聯(lián)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中,在與海內外同行的真誠合作中,贏得了市場。徐愛華認為作為女企業(yè)家首先要在牢固樹立科學發(fā)展觀的基礎上,強化社會責任感,自覺將社會責任納入企業(yè)經營戰(zhàn)略,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,采取更加謹慎、穩(wěn)妥的態(tài)度,應對和主動防止各種風險和隱患;致力掌握更多發(fā)展信息和資源,科學謀劃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,破解各種問題和矛盾沖突。目前,就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而言,如何提高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,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的核心,而打造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,引進品牌經營管理高級人才正是企業(yè)的當務之急。通過這次論壇,她倡議大家攜起手來,為社會創(chuàng)造新型就業(yè)機會多盡一份心,多出一點力。她在到臺灣之前,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已有幸成為意大利世界男裝(Corneliani)一個一線品牌在中國的總代理,加上集團的自主品牌“黛琳娜”服飾系列的營銷與管理,企業(yè)十分需要品牌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。在北京長安街,華聯(lián)開出了首家旗艦店。對此,她表示將會把旗艦店、連鎖店開到更多的城市和地區(qū)。她希望通過在座企業(yè)家牽線搭橋,讓更多有意于品牌經營和管理的高級人才盡快加盟到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。
鮮花,掌聲,笑聲……
“愛華師傅”的愛
身后,墻面上掛著一幅清新淡雅有禪意的山水畫;正前方是一個寬大明亮的落地窗。窗外,遠處是會稽山脈一叢叢連綿不斷的峰巒,近處是一條流淌著悠悠鑒湖水的浙東古運河,河那邊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紹興越城。
寒冬的天,時陰時晴。潮乎乎冷絲絲的空氣中,顯然已經能聞到千家萬戶忙忙碌碌準備著過大年的那種味道了。透過朦朦朧朧的乳白色窗紗,我的心情隨視線聚焦在一幅畫與一張辦公桌之間——皮椅上坐著一位文靜端莊,正在接聽手機的女士。只見她,一頭齊肩烏黑的秀發(fā),一雙智慧靈動的眼睛,一副微微含笑的面容,給人以親和大方的印象。曾聽與她打過交道的人說,她是個有情有義更有愛心的好人,好就好在她普通又不普通,平凡又不平凡。
她就是現任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。
抬頭是滿眼的藍天白云,低頭是滿目的青山溪流。自幼靠吃玉米雜糧長大的徐愛華,眼中看到的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美好世界。王壇鎮(zhèn)有聞名遐邇的“舜王文化”,歷史悠久的舜王廟,一直以精美的木雕、磚雕、石雕飲譽中外。漸漸地她的內心里有了一個“愛美情結”。當時,跨進學校大門后,她就想,如果自己能把書讀好,就能成為同學心中最光彩美麗的人。她追求著做這樣的人。于是,從小學、初中到高中,每次考試成績她總是非同一般,期間還輕輕松松地跳過級,十五歲那年就在稽東中學高中畢業(yè)了。對此,當記者要她再給一個成熟的說法時,她回答得很平常。她說,她非常熱愛家鄉(xiāng)那一方美麗的山水,那里的鄉(xiāng)情鄉(xiāng)音一草一木常常進入她的夢鄉(xiāng),家鄉(xiāng)如此讓她厚愛,那她拿什么才能回報家鄉(xiāng)呢?原來,是一個簡單的反問,竟然讓人一下明白了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。
“浙江華聯(lián)”是一方充滿“愛”的天地。
那是兩年前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。全國“陽光工程”辦公室組織浙江、江西、貴州三省聯(lián)合開展的“陽光工程服務老區(qū)特別行動”在浙江省紹興縣正式啟動。計劃通過定向培訓的形式,在江西、貴州兩省的革命老區(qū)組織萬余名農村勞動力。“浙江華聯(lián)”是這次與“陽光工程”直接對接的單位之一。在革命老區(qū)首批農民轉移就業(yè)啟動儀式上,徐愛華深情地說,通過培訓的老區(qū)農民,樸實無華、吃苦耐勞,作為用人單位,非常高興能招聘到這樣的員工。她一定妥善安置好他們的工作和生活,像對待自己的家人那樣善待他們。一席話說得大家心里熱乎乎的。來自江西瑞金的劉冬梅曾對記者說,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門,徐總的話讓她覺得很幸運也很激動,表示今后一定以廠為家。
老家在安徽農村,至今已過而立之年的汪義東,是不少已在“浙江華聯(lián)”筑下愛巢的代表之一。他父母在十年前就因病離開了他們兄妹三個。為了讓生活好起來,他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。最后他來到紹興王壇,成為徐愛華企業(yè)里的一名電燙工。每月20日,當他手拿2000多元的勞動報酬時,總是高興得雙眼瞇成一條縫,精干的個子仿佛有了成噸的力氣。
他說,愛華師傅就是他的大家長。
原來,汪義東已在王壇成了家,還成了王壇的女婿、三歲孩子的爸爸。他的妻子蔣燕與他是同廠的工友。他倆說,他們永遠記著結婚那天,是誰擔當起男方主人家的角色,是愛華師傅早早給他們備好一隊前去迎親的婚車,用她自己的“本田”,給他們作主婚車,還專門安排出22名工友當伴郎伴娘;槎Y上,那大大的“紅雙喜”字,將新郎新娘的笑臉映照得很甜。
風雪夜歸人
一臉喜氣的徐愛華,只要有空與人談起辦廠的事,她就會說,這么多年過來了,有好多故事。如果把一個個小故事合起來,那就是一個“拼”的故事,這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講不完。
故事還得從20世紀八十年代講起。那年,她18歲。聰穎、純樸、向往著山外精彩世界。機會終于降臨到她身上,她在王壇區(qū)工辦招工中,以招考第一名的成績被錄用。接著派赴上海市虹口區(qū)參加服裝培訓班學習的徐愛華,感受到了從大山深處到大都市的新奇。學徒期間,她首先看到上海人穿的做工精細、款式新穎衣服,感覺好漂亮。
人靠衣妝,佛靠金裝。徐愛華認定搞服裝這行當,很有意思。于是,學成回家后,她就向工商所申領了個體工商戶營業(yè)執(zhí)照,又下決心湊了百把元錢,買了一臺“蜜蜂牌”縫紉機,準備了一把剪刀、一把市尺、還向人家借了一只用火炭的熨斗,又租下鎮(zhèn)前西街30號的兩間破平房,第一次以店主的身份打出了“愛華時裝店”的牌子。
開始時,為了使招學徒的信息讓四面八方的人知曉,她寫了一頁“愛華時裝店招收學徒”的文稿,內容是“愛華時裝店招收15名學徒,即日起報名,包教包會,學習時間一個月,學費15元,學不會的可以繼續(xù)學二個月或三個月,不加收學費”。這天早晨,她迎著曙光,興沖沖地跑到區(qū)廣播站,懇請播音員給播一播,可是說了老半天就是不行。因為,那時的區(qū)廣播站從來就沒有播過這種東西。第二天,徐愛華還是去磨。最后,廣播站被她的堅持所感動,終于答應為她破例。徐愛華側著耳朵,聽著有線廣播里自己的收徒信息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開張這天,學徒一個個自帶縫紉機向愛華報到,她開始手把手地教徒弟如何設計、裁剪、縫制。后來她從學徒中留下了七個,開始籌辦服裝廠。辦廠首先要有業(yè)務,她跑東跑西抱著和氣生財,賺點辛苦錢的初衷,為一些集體單位加工茄克衫工作服。盡管每次送貨上門,拿回來的只是一點加工費,但這總會讓徐愛華信心倍增。
曾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夾縫中謀求生存的徐愛華當時暗暗發(fā)誓:即使吃最多的苦頭,遇最大的困難,也要像生養(yǎng)自己兒子一樣,辦好沒戴過“紅帽子”的這個私家企業(yè)。
好的心情,很能提高做事的效率。之后的日子,他們的肩膀好像有了更大的負重能力。好事隨之而來,快過年的時候,徐愛華接到上海一個建筑工地要她馬上做126套工作服的業(yè)務,她與徒弟們高興得跳了起來。為了節(jié)省勞動布的原料成本,她的眼睛盯著的不是百貨大樓里的布匹柜臺,而是一些紡織廠家的積壓庫存。她一家家地又跑又問,幾天下來,終于收買到了足夠加工這筆業(yè)務的布料。于是,一間小小的弄堂屋里沒了白天和黑夜,師徒忙乎了十多天,活全趕出來了。徐愛華決定天一亮就出山進城,再坐火車把貨直接送到上海工地上去。
“愛華送工作服來啦!”工地上的隊員一個個急不可待地大號、小號紛紛試穿起來。隊長笑瞇瞇地一聲:
“愛華師傅,總共多少錢?”
“1751.4元。”
“!這么便宜,你會不會算錯?”
“不會錯,每套13.9元,126套,我算過好幾遍,就這個價錢,我每套只賺你五角的加工費。”徐愛華邊說邊朝隊長點點頭。
隊長不敢相信地說她價格太低了,本來他們到店里去買最少也要25塊錢一套。徐愛華告訴他,主要是布料花了腳力,降低了成本。隊長被她的生意經所感動,一定要每套多加她五塊錢,可她就是不要。最后隊長說,那就四舍五入14塊錢一套吧,可她還是不要這多加的一角錢。臨走時,工地上的隊員個個向她揮揮手,目送著這位紹興的山里姑娘。
一大早坐火車回程的徐愛華,到紹興后,去王壇的客運班車因是下雪天已停開了。為了省下一夜旅館費,她只有一個念頭——走!從城里到山里,八十八里路,一個鐘頭走十里,最多夜里十點前就能到家了。
冬夜,風如刀刮一樣,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。兩旁是黑漆漆的山,路上越走越白,徐愛華走得有點害怕了。可在這深山野嶺上是叫爹,爹不應,喊娘,娘不應的啊。她只有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趕路。走著走著,她錯過去王壇的山岔口,走向了去王化的路口,等她走完十多里冤枉路后,再走到自己村里已九點多了。到家了,總算到家了!整整走了十一個鐘頭,渾身雪花的徐愛華這時推門進家,就抱著母親嗚嗚地哭了起來。
早在十年前進廠的檢驗員王曉英,做過裁剪、搞過設計,今年剛滿三十歲,是徐愛華的關門徒弟,如今已樂滋滋地當上了一個三歲女兒的母親。她說,師傅深夜走雪路的事,也成了大家不怕苦、不怕累的一筆精神財富。
品牌的魅力
“你好,徐總!真的很高興能與你接上頭……”這時的徐愛華,其實一只手剛剛拿起手機,另一只手又拿起了電話。她知道電話的那一頭,已聽了幾遍以《友誼地久天長》歌曲為背景音樂的一段標準普通話——品質驅動合作,誠信贏得未來,歡迎致電浙江華聯(lián)集團有限公司。厚德載物,精益求精是浙江華聯(lián)的核心價值觀,請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是浙江華聯(lián)最大的榮幸!
潤物細無聲,當春乃發(fā)生。“浙江華聯(lián)”在“創(chuàng)業(yè)、創(chuàng)新、創(chuàng)牌”的征途上,先后被評為“中國服裝行業(yè)雙百強企業(yè)”、“全國青年文明號”、“浙江省國稅納稅AAA級企業(yè)”、“浙江省誠信企業(yè)”、“省重點民營企業(yè)”等。企業(yè)還順利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(huán)境管理體系認證;“黛琳娜”服飾品牌被列為國家免檢產品、浙江省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。徐愛華本人也先后獲得“中國企業(yè)改革十大杰出女性”、“中國女性創(chuàng)業(yè)創(chuàng)新獎”、“全國農村婦女雙學雙比女能手”、“浙江省杰出民營企業(yè)家”、“浙江省三八紅旗手”、“紹興市優(yōu)秀企業(yè)家”、“新世紀十佳紹興人”、“紹興縣首屆勞動模范”、“紹興縣十大杰出青年”、“紹興縣慈善之星”等榮譽;她還被推選為省十屆、市四屆、縣十二屆人大代表。此外,徐愛華還兼任了省、市婦聯(lián)執(zhí)委,紹興縣婦聯(lián)副主席,紹興縣服裝協(xié)會會長,紹興縣女企業(yè)家、工商聯(lián)、個私協(xié)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。
能者多勞。光環(huán)背后的徐愛華,其實從內心里很想好好放松放松,甚至偷懶一段時間。現已取得經濟師職稱、研究生學歷的徐愛華對退休的生活憧憬良多,比如和丈夫、兒子一道周游世界等等。但當她一回過神來,卻又說“不知要到哪一天才會有這福氣呢!”
為什么?
圓鼓鼓的臉,穿一件紅色長大褂的張素珍指著廠門口“在家里上班,為自己工作”的醒目標語,說愛華師傅是她們企業(yè)千余員工中的大家長(其中女工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,僅王壇山區(qū)里的本地婦女就有三百多名),是她們婦女的貼心人、好姐妹。還說她有一副菩薩心腸,修橋、造路、救急、救難、助學、結對的善事、好事經常做。張素珍說自己在廠里已做了快二十年了,沒有看到愛華師傅有閑下來的時候,不如自己倒常有些空閑功夫。如今,她兒子還在讀大學,在愛華師傅的幫助下,城里的新房已給兒子買好了。她與老伴每月都有進賬,再過幾年,他們就沒啥事了,每月可以雙雙領退休金享清福了。
前兩年,徐愛華隨一個經貿代表團考察加拿大,當她的合作對象lavienrose帶著全家人等在機場迎接他們代表團一行后,又帶他們看了其店鋪已由原先的16個,發(fā)展到現在的兩百多個,而且,所有貨柜里都能看到“黛琳娜”的服飾品牌系列產品時,徐愛華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一種愉悅和幸福!
如今,徐愛華不但讓自己的品牌走出了國門,還走出了一條與國際知名品牌同臺亮相,互動雙贏之路。徐愛華說,這就是浙江華聯(lián)作為世界服裝意大利一線品牌(Corneliani)的中國總代理,在首都北京的長安街上,開出了第一家旗艦店。今后,這樣的連鎖店將很快會在各大城市陸續(xù)亮相。
徐愛華輕輕地對團友說:“這里才找到了一種‘贏’的感覺!”